刘虹:劳动教育应避免四个误区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社会科学报社 Author 刘虹
劳动并不是单纯的教育手段,它本身就是教育。在2022年版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》中,劳动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。劳动课程设计要以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为中心,挖掘其身边的劳动教育资源,要让学生有机会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现劳动需要,逐步形成对劳动的多角度认识。要注意避免劳动教育中的一些误区,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情。
作者简介
刘虹
复旦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,管理学博士,从事教育管理、教育政策研究。
来源丨社会科学报
近期发布的2022年版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》中,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分离出来,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。这一变化看似“新增”了一门课程,但事实上劳动教育作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开设课程一直是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方式。
我国小学开设手工劳动课始于20世纪50年代,初衷在于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生产知识,养成正确劳动态度,初中也相应设有劳动实习课。80年代后,小学在课程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,中学课程融入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后调整为劳动技术课。2001年6月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(试行)》颁布后,劳动与技术教育被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劳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,2021年4月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》中再次明确,“劳”与德智体美并列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。
劳动并不是单纯的教育手段,事实上劳动本身就是教育。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,也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。对学生成长而言,劳动教育可以端正劳动态度,提升劳动能力,磨练意志品质,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。我国教育法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。从现状看,受多种因素影响,中小学生群体普遍呈现劳动观念淡化、劳动习惯弱化、劳动能力退化现象,劳动教育也面临在学校错位、在家庭缺位和在社会失位等问题。可以说,强化学生劳动教育刻不容缓。
为更好发挥价值和功能,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应避免四个误区。
误区一:劳动教育“学校化” 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,劳动场景多种多样,因此劳动教育不能止于校园,家庭、社会和学校都是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主体。在三方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,学校劳动教育侧重强调规范化,通过开设劳动必修课、编写劳动课教材和实践手册、举办中小学生劳动周、安排学生参与校园日常劳动、组织劳模进校园活动等,有目的、有计划、有重点地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。家庭是日常生活最主要的场所,家庭劳动教育应当注重日常化,重点养成学生积极参与劳动的良好习惯,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,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生活技能。社会的优势在于能提供丰富的劳动实践资源,因此社会劳动教育应当重在多样化,辅助学校和家庭提供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劳动场所和实践课程,打破学生对劳动内涵和模式的偏见。
误区二:劳动教育“游戏化” 一个小学生系好围裙,站到水池边开始洗碗,家长拿着手机准备拍照。拍照完毕,小学生解下围裙离开,换作家长继续洗碗——这样的场景在现实中并不罕见,就是常见的学生在完成学校布置的劳动课家庭作业,只是这份作业的完成情况偏离了劳动教育的初衷,变成了一次“表演”,或者说一场“游戏”。劳动过程中会有收获的喜悦,但更多的是劳累甚至艰辛,而这恰好是劳动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一旦劳动被游戏化,劳动的教育价值就会丧失。应当将学生置于真实劳动场景中,让“劳动有劳动的样子”,通过“真实在场”,使学生在劳动中学,在劳动中思,在劳动中知,在劳动中获。
误区三:劳动教育“负担化” 《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发布后引发了家长热议,有家长担心随之而来的劳动课课后作业会增加学生的负担,影响孩子学习;有家长不愿意学生因劳动“受苦”,在“关爱”的名义下选择包办代替;还有家长把劳动作为学生犯错时的惩罚措施,以劳动来纠错。第一种看法错误地将劳动与学习对立,片面认为只有学习语数外等科目才是学习,劳动课就是耗费学生的时间、精力。第二种观点看似出于“爱”,却因其盲目性而容易变成“害”,劳动能力的丧失意味着生存能力的下降,终将成为阻碍学生独立成长的绊脚石。第三种观点中,劳动不仅是负担,更成了惩罚,这一做法很可能使学生疏远甚至鄙视劳动,严重偏离劳动教育的核心,即让学生通过劳动体验,在认知劳动价值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行动理念,从而热爱劳动、尊重劳动。
误区四:劳动教育“模式化” 《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根据学生年级制定了不同的学段目标,基本覆盖了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内容。因此,有评论认为这相当于一份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项目清单,照着每项完成便可达到劳动教育的效果。这一看法事实上混淆了劳动课程标准和劳动教育标准。劳动教育不仅是要传授劳动知识和技能、养成劳动观念和习惯,更是要培养劳动态度和情感,让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劳动。对教育而言,最好且最有效的是因材施教,劳动教育亦然。教育者眼中要看到学生个体,要尊重差异性和独特性,只有让学生通过适合于己的劳动走进生活、融入生活,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感受生活、理解生活,并最终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。
排版 | 周沈博
✦
往期回顾
✦